經常喝啤酒且細心觀察的人都會發現,在不同類型啤酒的原料中有三種不同的“啤酒花”,它們分別是啤酒花、啤酒花制品、酒花浸膏。
實際上,三種“啤酒花”在通俗理解范圍內均屬于天然啤酒花,不存在人們日常調侃所說的“科技與狠活”。其中,酒花浸膏也是啤酒花制品大類中的一種。根據啤酒花相關國標,酒花制品包括壓縮啤酒花、顆粒酒花、二氧化碳酒花浸膏等,均為通過物理萃取技術將啤酒花中的α-酸、β-酸、酒花油等有效成分提取出來并加工制得的產品,其目的是為了便于儲運和提高生產效率。
那么是,越貴的啤酒用的啤酒花越好嘛?這并不盡然,啤酒價格與區域產量、區域消費量、釀造工藝、啤酒師的人工成本等均有關聯,包括啤酒花在內的原料成本僅是影響啤酒價格的因素之一。
眾所周知,大多數啤酒由水、大麥芽和啤酒花三種原料制成,一些特色啤酒會額外加入果汁、茶葉、芫荽子、橙皮等調味原料。以典型的比利時啤酒為例,1公斤大麥芽與10克啤酒花和25升水在釀造后,可以生產出5升啤酒。
啤酒花是一種大麻科的植物,學名叫作蛇麻,釀造啤酒所需的部分是這種植物雌株上的花序。它好像綠色的小松果一般,在啤酒釀造過程中Z重要的功效是抑菌防腐。
威士忌與啤酒堪稱“同宗同源”,二者在釀造過程中Z大的區別是威士忌增加了蒸餾工藝、直接提高了成品的酒精度數,因此屬于烈酒范疇的威士忌有了“高度酒精消 毒”后,便不需要啤酒花進行額外防腐了。
釀造實踐中,啤酒廠會根據不同的生產工藝,選擇不同形式的“啤酒花”。早期釀造啤酒時,工坊并不使用啤酒花,人們為了抵消不可發酵殘糖的甜度試過各種植物,蛇麻以苦度和香氣勝出。此后,啤酒花從一種釀酒的輔料,變成了制作啤酒不可或缺的原料。
根據牛津經濟學院數據,2023年德國、美國、中國、阿根廷、法國和南非等國家在超6萬公頃的土地上種植生產了近12萬噸的啤酒花。其中,美國產區集中在太平洋西北部的華盛頓州、愛達荷州和俄勒岡州,這三個州的啤酒花產量占39.9%;德國產區集中在慕尼黑以北的哈勒道地區,它的啤酒花產量占30%;歐洲還有捷克、波蘭、斯洛文尼亞等產區,它們的啤酒花產量占14%;中國有新疆、青島等產區,中國啤酒花產量約占6%。
每家知名啤酒廠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這些配方源自數十年甚至數世紀的釀造經驗和地域傳統,不能簡單地說“越貴的啤酒用的啤酒花就越好”,更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德國、美國的啤酒花就優于中國的”。青島大花是我國種植的主力啤酒花品種,它適合用于艾爾、拉格、世濤、比爾森等多種類型啤酒的釀造。
啤酒花含有豐富的揮發性芳香物質,如香葉烯、葎草烯、石竹烯等,在釀造過程中,這些香氣物質會融入啤酒中,為啤酒增添獨特而豐富的香氣。依靠釀酒師的手藝,啤酒花甚至可以賦予啤酒馥郁的熱帶水果味,如香蕉、芒果、菠蘿等口味。
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陸續培育出卡斯卡特、哥倫布、奇努克、西楚、馬賽克等一系列有熱帶水果爆炸香氣的啤酒花品種,它賦予了美式IPA一種濃烈奔放的水果味道。疊加IPA相對好操作的釀造流程和較短的生產周期,使其很快成為美國精釀革命Z風靡的啤酒風格。
在中國,燕京啤酒主推的大單品燕京U8受益于啤酒花風味特色突出,造就了其銷量持續快速增長。燕京U8采用濃香型啤酒花搭配苦型啤酒花,因此它呈現出優雅的酒花香氣。2024年,在燕京U8放量走強的驅動下,燕京啤酒扣非凈利潤預計將增長89.91%~113.90%至9.5~10.7億元。
未來,隨著啤酒市場日漸深度步入精釀時代,各類啤酒花將帶來愈發豐富的啤酒風味走近消費者。消費者只有親身品嘗形形色色的新式啤酒后,才能找到自己Z鐘愛的那款啤酒花釀造的啤酒。(中國酒業協會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