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河北省白酒葡萄酒工業協會與河北衡水老白干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衡水老白干2025級37班特聘品酒師培訓登陸福建武夷山。這座文化名山,迎來了一場白酒與山水、傳統與專業的深度對話。活動吸引了40余位來自福建各地的行業精英、白酒愛好者等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在武夷山水間開啟探索衡水老白干匠心密碼的專業之旅。
	  衡水老白干營銷有限公司省外事業部孫水濤,衡水老白干營銷有限公司中南大區經理郭玉申,廈門真旺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志宏,廈門真旺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湯曉敏出席活動。本次培訓依舊邀請到河北衡水老白干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旅游文化中心優 秀品牌宣講員譚明珠與國 家級白酒評委、河北衡水老白干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蘇亞娜,為學員帶來兼具文化深度與專業精度的課程分享。
	  山水為媒:文化共鳴筑牢品牌根基
	  活動開篇,衡水老白干營銷有限公司省外事業部孫水濤在致辭中表示,從九曲溪畔的茶田深耕到滏陽河畔的十八酒坊傳承,這份對“匠心”的堅守跨越千里形成共鳴。此次特聘品酒師培訓落地武夷山,既是衡水老白干品牌文化與福建地域文化的再度交融,更是以專業培訓為紐帶,深化消費者對白酒文化認知的重要實踐。
	  他強調,衡水老白干將始終以“甲等金獎健康品質”為核心,在傳承千年工藝的基礎上持續創新,通過更貼近市場的文化傳播與更專業的消費者培育,回饋八閩消費者的信賴,為白酒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廈門真旺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湯曉敏提到,福建是衡水老白干省外市場布局的關鍵板塊,從廈門到武夷山的培訓足跡,正是品牌與八閩市場從“認知”走向“認同”的深度進階。依托與當地合作伙伴的協同優勢,此次培訓以“專業賦能”為核心,為學員搭建起系統認知白酒文化的平臺,未來還將持續開展此類精準化活動,深化消費者培育,進一步夯實品牌在福建市場的發展根基。
	  文脈溯源:千年酒史照見品牌初心
	  在《酒文化漫談》課程中,譚明珠老師以“山水與酒的文明共生”為切入點,系統梳理了中國白酒從祭祀禮器到生活雅趣的演變脈絡。她指出,從商周時期“酒以成禮”的莊重儀式,到唐宋文人“把酒臨風”的詩意表達,酒文化始終與自然山水、人文精神緊密相連。而衡水老白干的發展軌跡正是這一文化傳承的生動縮影——依托衡水得天獨厚的水土條件,歷經千年沉淀形成的古法釀造工藝,在當代依舊保持著“守正創新”的活力,既延續了北方白酒的醇厚風骨,更暗藏著與武夷山茶人“精益求精”相通的匠心。
	  匠心解碼:工藝拆解透視品質內核
	  國 家級白酒評委蘇亞娜老師的《衡水老白干品質文化》課程,從科學視角為學員揭開了白酒品質的形成密碼。在理論講解環節,她結合微生物環境特點,對比解析了衡水老白干小麥中溫大曲的制曲關鍵控制點、地缸發酵的微生態優勢,以及“老五甑”工藝對酒體風味的精準塑造。通過具象化的工藝參數與微生物作用原理,讓學員直觀理解“地缸發酵”如何賦予酒體“香氣清雅、口感醇厚”的獨特特質。
	  實踐環節中,學員們在蘇亞娜老師的指導下,運用“觀色、聞香、嘗味、回味”四步法,對不同貯存期、不同輪次的衡水老白干基酒進行專業品鑒。從新酒的凜冽到陳酒的溫潤,從基礎款的清爽到高端款的層次豐富,學員們在對比中感受時間與工藝對酒體的雕琢。在勾調實踐課上,學員們親手搭配基酒比例,在反復調試中平衡香氣與口感,深刻體會到“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勾調藝術,進一步夯實了對白酒品質的專業認知。
	  培訓尾聲的考核環節,涵蓋品酒理論筆試、香型盲品鑒別、貯存期精準判斷等多個維度,全 面檢驗學員的學習成果。考核不僅是對個人專業能力的校準,更彰顯了衡水老白干對“特聘品酒師”資質的嚴格標準。最終,通過考核的學員正式被聘為衡水老白干2025級37班特聘品酒師,成為傳遞衡水老白干品質與文化的“專業代言人”。
	  從廈門的濱海風情到武夷山的丹霞秘境,衡水老白干特聘品酒師培訓在福建市場的腳步持續深入。此次武夷山之行,既是一次專業技能的系統提升,更是一場“白酒匠心”與“山水文化”的深度對話。未來,衡水老白干將繼續以培訓為橋、以文化為魂,走進更多城市,通過專業賦能與文化傳播,讓更多消費者領略中國白酒的品質魅力與千年底蘊,在新時代續寫行業發展的新篇章。(來源:衡水老白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