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記者從市場了解到,國臺國標酒存在嚴重市場倒掛現象,廠家給予經銷商的打款價格為349元/瓶,而經銷商之間的調貨價為280元/瓶,市場終端零售價300元/瓶。如果這樣銷售的話,等于是每賣出一瓶酒,經銷商大約賠50~70元,很多經銷商表示不愿意干了。
為什么國臺國標酒會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有酒水從業者表示,近幾年,醬香酒熱度達到了巔 峰,許多經銷商和終端商在熱潮下都瘋狂囤積醬香酒。而國臺酒近幾年也是瘋狂漲價,貴州國臺酒銷售有限公司更是連續多次對國臺國標酒暫停供應或是漲價。酒水從業者介紹,漲錢之后,很多經銷商就去囤貨,接著就會給消費者灌輸一種思想,就是醬酒一直漲錢,醬酒稀缺,導致這些消費者去囤醬酒”。還有有經銷商表示,“當醬酒價格越來越高的時候,很消費者就不再買單了。然后酒廠還想要再漲錢,實現利益大化,那終這個酒就很容易崩盤,比如國臺國標酒,他沒有人接貨了,終就導致了價格倒掛”。
產品價格倒掛,看似對消費者來說是撿到了大便宜,但是卻有消費者表示不愿買單。家住濟南的王先生表示,現在國臺國標酒這個樣我是不敢買,第 一買了不喝可能會賠錢;第二,價格那么亂,我怕酒不靠譜。要是拿出去喝,被別人知道了價格和價值不匹配,會很沒面子。
據了解,國臺酒業籌劃IPO的這幾年,吸引了大量的經銷商幫國臺酒業消化了很多酒。而在上市預期的推動下,這些持股經銷商可以通過股權大賺,有充足的動力下單囤貨,幫國臺沖業績。而隨著國臺IPO的連續失敗,幾年下來,經銷商的庫存能力不足,庫存積壓、動銷不力,而所有囤積了大量國臺酒的經銷商和終端商,都不會眼睜睜看著滿倉庫積壓的白酒占壓著大量資金而無動于衷,所以就不得不拋貨、變現!這才導致以國臺國標酒出現了零售價低于批發價的價格倒掛現象。甚至有媒體報道稱,有國臺酒經銷商聯合幾十家經銷商集體起訴國臺酒業。
IPO失敗、價格倒掛、經銷商集體起訴、市場不買單,國臺酒業下一步將何去何從?記者會持續跟蹤報道。(來源:齊魯壹點)